打開耳朵 聆聽寂靜
聽到,不表示「聽到」 肉眼看不到的更重要
我們每天從睜開眼就開始接收各種聲音,這些聲音對你我有意義嗎?
讓我們來做個實驗:閉上眼睛一分鐘,然後寫下你聽到的十種聲音,再將這些聲音稍加分類,是大自然發出的,還是人體、機械聲響;而這些聲音又以何種方式呈現,是富有節奏感、帶有即興色彩,規律還是天外飛來一筆般突兀的?
再把你的腦子翻攪一下,想想你記憶中台北的聲音是什麼?捷運到站提醒聲,綠燈亮起摩托車呼嘯駛過的聲音、小吃店裡永不止息的電視新聞聲?
加拿大知名作曲家、作家與環境保護者R‧莫瑞‧薛佛(R. Murray Schafer),從六〇年代開始投身於「世界音景計畫」(World Soundscape Project),他把聲音加以分類成「記憶音」「意象音」、「文化音」,以及「社會音」,希望透過這樣的分類,讓聲音更加立體可辨識與記憶,讓聽覺成為感知世界的路徑之一。美國自然野地錄音師戈登・漢普頓(Gordon Hempton)更進一步藉由出版《一平方英吋的寂靜》(One Square Inch of Silence),提出「寂靜,像是瀕臨絕種的動物,需要保護」的主張。
聲音是張邀請卡 聽的越多觀看的角度大不同
因緣際會成為野地錄音師的范欽慧,在近二十年前從城市轉往野地,聆聽、發現、記錄下更多自然的聲音。而她發現,當我們聽見的東西越多,感受到的空間與觀看事物的角度也會有所不同,但現下的臺灣太少空間是安靜的,多數人總是急著把各種聲音填入生活,運動聽音樂、吃飯配電視,甚至連爬山也要帶著收音機,各種聲音同時充斥的結果,導致我們失去對聲音的感受。
「寂靜不是沒有聲音,而是天地萬物存在的境界。」漢普頓的寂靜觀,與范欽慧不謀而合,她在感動之餘,更進一步成立「臺灣聲景協會」,希望透過讓更多人走入自然,從自然中重新感受、發現聆聽的樂趣。
每一次的傾聽都是「唯一」
2018年,范欽慧接受林務局委託,進行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自然聲景錄製,她發現通往太平山翠風湖畔的山徑,因為潮濕多雨布滿厚厚的苔蘚,成為最天然的音響試聽間,可供民眾在此享受天然獨具的聲音地景,而民眾則以安靜回報,因而促成臺灣第一條國家級的「寂靜山徑」。2020年則更進一步,經由國際寧靜公園組織(Quiet Parks International, QPI)認證,陽明山成為全世界首座「都會寧靜公園」,其中的夢幻湖步道也成為第二條寂靜山徑,此外,二子平步道也在規劃中。
范欽慧邀請大家到步道走走,試著傾聽大自然的各種聲音,也許,日後當有人問起,什麼是台北的聲音,會想到陽明山、夢幻湖、台北樹蛙。
延伸閱讀
《寧靜山徑的呼喚》 范欽慧
《一平方英吋的寂靜》 戈登・漢普頓(Gordon Hempton)
《搶救寂靜》 范欽慧
《聽見聲音的地景:100種聆聽與聲音創造的練習》 R‧莫瑞‧薛佛(R. Murray Schafer)